夯實發展基礎 創新發展方式
夯實發展基礎 創新發展方式
楊艷龍
2023年1月29日至2月2日,我參加了保山市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研討班學習。通過課堂授課、現場考察、學員交流等多種方式,既提升了理論水平、強化了黨性鍛煉,又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更加深切感悟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強大真理力量、實踐力量、精神力量,切實增強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定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一、做大資源經濟
牢固樹立“資源為王”的理念,以資源換產業、以資源換市場、以資源換技術,大抓產業招商、大力承接產業轉移、培育市場主體,打造全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提升“一縣一業”中藥材特色縣創建成果,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推進“以林養藥、以藥輔林”;依托優質的康養資源,大力發展“溫泉康養”“中醫藥+康養”“森林康養+”。推進市內溫泉差異化開發,培育養生養老、中醫理療、藥膳餐飲等康養產業,努力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推動恒益、瑞土等重點企業技改升級、提質擴能,持續做好礦產品合作開發,提升礦產開發利用水平。
二、做強園區經濟
把園區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以騰沖經濟開發區優化提升改革為契機,全面理順管理體制。進一步優化各園區定位,聚焦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硅基、新材料、跨境貿易、跨境物流等產業,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推動更多產業、項目、要素向園區聚集。加快建設火山石時尚產業園,實施好凱諾制藥、中星新能源、冀滇石業火山石材精深加工等項目,推動隆基、云臺酒業等企業達產達效,力爭開發區產值三年突破200億元。
三、做活口岸經濟
搶抓國務院出臺的支持云南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意見,積極爭取省市出臺相關支持措施,加快建設猴橋口岸經濟區,推動“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完善沿邊地區綜合交通體系,大力推進智慧口岸建設,進一步完善通關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提高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扎實推進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德宏片區騰沖聯動創新區、中國猴橋—緬甸甘拜地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大力發展進出口產品落地加工、跨境貿易、國際物流等產業。加強對緬經貿合作,提高工程機械、建筑材料、日用消費品等出口規模,加大香蕉等農產品進口規模,加快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四、做特論壇經濟
圍繞國際會議城市定位,高質量推進“五城共建”,進一步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全面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全力打造現代化公園城市。圍繞“月有講壇、季有論壇、年有峰會”的目標,持續辦好騰沖科學家論壇,設立騰沖科學大獎,力爭打造國際品牌化的“科技達沃斯”。加快推動院士村二期項目、科學講堂等建設,爭取建設永久會址,完善論壇會務軟硬件設施。大力開展人才“引育用”工作,積極推動院士、專家到騰建設工作站,打造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優秀企業、特色產業、重大項目向騰沖匯聚,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騰沖落地轉化,讓論壇效應真正轉化為經濟效益。
五、做優旅游消費經濟
充分整合康養文旅體資源優勢,打造火山熱海、大和順、高黎貢山、南部鄉鎮、邊境風情5大旅游片區,深入實施百個A級景區建設計劃,確保和順古鎮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圍繞“體育+旅游”,推動A級景區、鄉村振興示范點、傳統村落成為旅游觀光的節點和體育運動的驛站,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實現全域體育與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實施西源綜合體育中心、東山足球訓練基地、三橋體育場改造提升等項目,推廣冰雪運動、滑翔傘、熱氣球等文體運動,逐步恢復舉辦騰馬、格蘭芬多自行車賽等品牌賽事,持續開展好龍舟賽、釣魚賽等活動,打造“一鄉一賽、一鎮一品”。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民俗節慶活動,舉辦各類高品質促銷展銷會,拉動城鄉消費,激發假日經濟活力,爭創國家文旅消費示范市。
(作者系騰沖市委副書記、市長)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錢秀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