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志愿力量 續寫雷鋒故事
全省注重實效積極拓展志愿服務領域——
匯聚志愿力量 續寫雷鋒故事
“釘釘子精神!”“大雁精神!”在昆明市西山區碧雞廣場,當問到雷鋒精神的內涵時,昆明市西山區小紅鷹志愿服務隊隊員們爭先恐后地舉手搶答。3月5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集中活動在這里開展。
3月5日,我省各地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深入城鄉社區、學校等,貼近群眾開展志愿服務,弘揚雷鋒精神。
昆明市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志愿服務合力,創新活動方式,注重服務實效。西山區在城區結合實際,開展“黨的聲音進萬家”理論政策宣講、“綠美行動”、法律援助、急救知識培訓、反詐宣傳、送書畫、文化文藝展演等志愿服務活動,吸引市民參與,形成共振同感?;顒又械睦卒h像拓印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通過海綿刷和模板,拓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雷鋒像。8歲的小朋友陳璇說:“我要把‘雷鋒’帶回家,鼓勵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在盤龍區尚義社區,來自團省委機關志愿服務隊、中建二局云南分公司志愿服務隊的70余名志愿者,熱心服務每一位居民。一雙雙舊鞋在修鞋師傅的巧手下“煥新”;下水管道疏通和修鎖服務站登記需要服務的居民信息,挨家挨戶上門服務;義診棚前排起了小長隊;樓道被志愿者們打掃得干干凈凈。
保山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載體,壯大志愿服務力量。隆陽區19支“8+N”志愿服務隊的247名志愿者開設“志愿”集市,通過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單、現場互動等方式,集中開展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服務、醫療健康、科學知識、法律服務、生態環保等志愿服務。
大理白族自治州圍繞中心工作,創新服務方式,大理市877名志愿者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洱海保護、鄉村振興、扶弱濟困、鄰里守望等領域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中,開展“綠美城市”建設理論政策宣講、學雷鋒廣場宣傳、“撿垃圾兌獎品”洱海保護宣傳、交通勸導、主題觀影文化文藝志愿服務等系列活動。他們用實際行動傳播真善美,弘揚正能量。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注重志愿服務載體建設,積極拓展志愿服務領域,形成濃厚氛圍。在廣大農村、搬遷社區、城鄉學校,志愿者們開展關心關愛留守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等系列暖心志愿服務,弘揚雷鋒精神,匯聚奮進力量。怒江州金融團工委開展學雷鋒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活動,來自多個部門的77名黨員干部積極參與活動,獻血量達18700毫升。瀘水市文明辦與各文明單位合力協作,推動愛崗敬業、奉獻社會、建設家園的良好風尚在全社會形成。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聚焦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組織開展理論宣傳、法律普及、科普活動、文化傳承、鄰里互助、關愛青少年、幫殘助殘、移風易俗、“綠美行動”等志愿服務活動。同時,注重選樹先進典型,引領社會風尚,為最美志愿者、最美鐵路人、最美公交司機等“最美”代表,先鋒志愿者代表,最佳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代表頒發榮譽證書,廣泛傳播他們的感人事跡。
共青團云南省委依托“一部手機做志愿”志愿服務管理系統,廣泛動員152萬余名青年,組成7071支志愿服務團隊,累計開展活動48289場,志愿服務時長達500余萬小時。
云南日報記者 黨曉培 胡曉蓉 陳飛 楊艷鵬 秦蒙琳 李壽華 黃翹楚
通訊員 李蝶 楊樺 王世涵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